谭嗣同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 首诗我第一次读了就觉得后面两句极其顺 口,喜欢念个不停,但也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另外一首慷慨就义的诗罢了,感觉上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差不多。现在可能是因为读法源寺的缘故吧,是无论如何不会把慷慨就义的诗句看成是“另一首诗”的了。更何况在这首诗中,前两句小时 候只觉得念起来拗口,现在竟发现有精彩的典故。还是用李敖的话说:
“‘望门投止思张俭’是写后汉张俭被政府通缉时,他亡命遁走,因为他有 名望,大家都佩服他、都掩护他,害得许多人家都因掩护他而受连累。谭嗣同用这个典, 表示不愿连累人,所以不愿逃走。第二句‘忍死须臾待杜根’是写后汉杜根在皇帝年长后,上书劝太后归政,太后下令把它装在袋子里摔死,幸亏执行的人暗动手 脚,使他虽受伤但得以装死逃生,谭嗣同用这个典,表示未能就太后[慈禧]归政皇帝[这件事]上,有所成就,但忍死一时,目的也别有所待。”
中 国人在“死”字上都有那么多的心理转折,那么多人情文章可以做。相比之下西方人总喜欢呈现死的无意义的主题,倒显得他们怕死了。这跟宗教极端主义是有关 系的。极端主义和偏激的感情是在逆境中产生的;没有抗日战争,就没有黄继光堵枪眼儿的故事。试想想太平盛世中,谁还会将这样的故事作为激励自己的材料呢? 西方国家富足之后哲学理论才能百花齐放,不用否定死亡总是不愉快的事实。但是清末丧权辱国之时,有志的知识分子就可以将古人各种各样跟国家有关的死法儿拿 出来讨论得津津有味。而且一古可以古到商周的年代,完全不理会几千年来民智的发展和当时君臣心理在当代社会的可应用性。
第三句的解释更突出了李敖一贯的辩才。除去一些词汇的重复,和他把历史小说当他的哲学散文来写之外,他对中国古代一些情结、思想还是有能力作出较好的归纳的。
“第三句‘我自横刀向天笑’是写他已视死如归,从容殉道。... ‘慷慨成仁易,从容就 义难。’慷慨与从容是两种不同的高层次处世态度、赴难态度、牺牲态度。慷慨的表现,有一股很强烈的激情,或两目圆睁、或破口大骂[怎么有点像台湾的政坛 呢?]、或意气纵横、或义形于色。以慷慨态度准备处世、赴难、牺牲的人,他们在内心里,有十足的正义的理由,但在外表上,却是感情的,并且世纪情、强烈的 激情形式的。... 中国人说“慷慨成仁易”,因为慷慨成仁的时候,都在实践的高潮点上,在高潮点上的人,是情绪最冲动的、最激情的,这时候的当事人,常常心一横,可以作出许 许多多大勇和大牺牲的伟大行动,而不会冷静顾虑到别的利害与困难,也不会有恐惧、伤心、痛苦、古迹等等使人沮丧、软弱的情绪。事实上,在高潮点上不久,当 事人也就“成仁”了,死得没有破绽、没有拖拖拉拉,很干脆。所以说,慷慨成仁是比较容易的。正因为慷慨成仁比较容易,所以,有人相信:不给当事人慷慨成仁 的机会,也许结果可能不同。于是千方百计在狱中软化他,使他屈服。但是有人却仍不屈服。...是更高境界的。多年的牢狱生活,那种牢,不是靠很强烈的激情 就能坐的,而是靠一种平静的从容态度。”
我以为在这句诗中,既然都横着刀笑了,该不会是微笑吧,总得是狂笑,要不至少也该 是冷笑呀。脑子 里面立刻呈现出的是那种末路英雄在狂风落叶金黄背景的衬托 下拿着兵刃对着敌人仰天狂笑的情景(当然如果考虑到他是在牢房里写的这首诗,这金黄色的属于大自然的背景就要大大的打折扣了)。现在先读李敖而后思量则好 像不是那样。首先那把横着的刀好像是侩子手横在他脖子里的(据李敖说,古代砍头是用手反握刀柄,横向脖子里的软骨推去,而不是电视里面常见的打高尔夫球式 的砍法。),不是他自己横的。在砍头的一霎那,冷静从容的笑的确要比仰天长笑来得让旁观者放心。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时的那股怨气;如果死得心平气和,就 可以放心他不会变厉鬼来缠人。只不过李敖接着又写:
“谭嗣同这首诗的第三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写得太好了、太好了,尤其好在这一‘笑’字 上。这一‘笑’字,写尽了他的从容态度,但笑是一种激情也有点慷慨的 成分。所以,谭嗣同之死,既有‘慷慨成仁’之易、又有‘从容就义’之难,难易双修,真是诗如其人、人如其诗,视死如归,从容殉道。”
Another quote that struck me:
“儒家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佛门却是‘舍吾老以及人之老’,有大感情的人事是不在意小感情的。”
这是说谭嗣同在可以不死的情况下坚决要死,为了殉道而不惜将结婚三年的妻子撒手撇下。看来那些为了道义而牺牲个人利益和别人利益的人尊崇的是佛教了?不止吧?各位看官请自由发言,助小妹打破此疑团。(拱手)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 首诗我第一次读了就觉得后面两句极其顺 口,喜欢念个不停,但也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另外一首慷慨就义的诗罢了,感觉上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差不多。现在可能是因为读法源寺的缘故吧,是无论如何不会把慷慨就义的诗句看成是“另一首诗”的了。更何况在这首诗中,前两句小时 候只觉得念起来拗口,现在竟发现有精彩的典故。还是用李敖的话说:
“‘望门投止思张俭’是写后汉张俭被政府通缉时,他亡命遁走,因为他有 名望,大家都佩服他、都掩护他,害得许多人家都因掩护他而受连累。谭嗣同用这个典, 表示不愿连累人,所以不愿逃走。第二句‘忍死须臾待杜根’是写后汉杜根在皇帝年长后,上书劝太后归政,太后下令把它装在袋子里摔死,幸亏执行的人暗动手 脚,使他虽受伤但得以装死逃生,谭嗣同用这个典,表示未能就太后[慈禧]归政皇帝[这件事]上,有所成就,但忍死一时,目的也别有所待。”
中 国人在“死”字上都有那么多的心理转折,那么多人情文章可以做。相比之下西方人总喜欢呈现死的无意义的主题,倒显得他们怕死了。这跟宗教极端主义是有关 系的。极端主义和偏激的感情是在逆境中产生的;没有抗日战争,就没有黄继光堵枪眼儿的故事。试想想太平盛世中,谁还会将这样的故事作为激励自己的材料呢? 西方国家富足之后哲学理论才能百花齐放,不用否定死亡总是不愉快的事实。但是清末丧权辱国之时,有志的知识分子就可以将古人各种各样跟国家有关的死法儿拿 出来讨论得津津有味。而且一古可以古到商周的年代,完全不理会几千年来民智的发展和当时君臣心理在当代社会的可应用性。
第三句的解释更突出了李敖一贯的辩才。除去一些词汇的重复,和他把历史小说当他的哲学散文来写之外,他对中国古代一些情结、思想还是有能力作出较好的归纳的。
“第三句‘我自横刀向天笑’是写他已视死如归,从容殉道。... ‘慷慨成仁易,从容就 义难。’慷慨与从容是两种不同的高层次处世态度、赴难态度、牺牲态度。慷慨的表现,有一股很强烈的激情,或两目圆睁、或破口大骂[怎么有点像台湾的政坛 呢?]、或意气纵横、或义形于色。以慷慨态度准备处世、赴难、牺牲的人,他们在内心里,有十足的正义的理由,但在外表上,却是感情的,并且世纪情、强烈的 激情形式的。... 中国人说“慷慨成仁易”,因为慷慨成仁的时候,都在实践的高潮点上,在高潮点上的人,是情绪最冲动的、最激情的,这时候的当事人,常常心一横,可以作出许 许多多大勇和大牺牲的伟大行动,而不会冷静顾虑到别的利害与困难,也不会有恐惧、伤心、痛苦、古迹等等使人沮丧、软弱的情绪。事实上,在高潮点上不久,当 事人也就“成仁”了,死得没有破绽、没有拖拖拉拉,很干脆。所以说,慷慨成仁是比较容易的。正因为慷慨成仁比较容易,所以,有人相信:不给当事人慷慨成仁 的机会,也许结果可能不同。于是千方百计在狱中软化他,使他屈服。但是有人却仍不屈服。...是更高境界的。多年的牢狱生活,那种牢,不是靠很强烈的激情 就能坐的,而是靠一种平静的从容态度。”
我以为在这句诗中,既然都横着刀笑了,该不会是微笑吧,总得是狂笑,要不至少也该 是冷笑呀。脑子 里面立刻呈现出的是那种末路英雄在狂风落叶金黄背景的衬托 下拿着兵刃对着敌人仰天狂笑的情景(当然如果考虑到他是在牢房里写的这首诗,这金黄色的属于大自然的背景就要大大的打折扣了)。现在先读李敖而后思量则好 像不是那样。首先那把横着的刀好像是侩子手横在他脖子里的(据李敖说,古代砍头是用手反握刀柄,横向脖子里的软骨推去,而不是电视里面常见的打高尔夫球式 的砍法。),不是他自己横的。在砍头的一霎那,冷静从容的笑的确要比仰天长笑来得让旁观者放心。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时的那股怨气;如果死得心平气和,就 可以放心他不会变厉鬼来缠人。只不过李敖接着又写:
“谭嗣同这首诗的第三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写得太好了、太好了,尤其好在这一‘笑’字 上。这一‘笑’字,写尽了他的从容态度,但笑是一种激情也有点慷慨的 成分。所以,谭嗣同之死,既有‘慷慨成仁’之易、又有‘从容就义’之难,难易双修,真是诗如其人、人如其诗,视死如归,从容殉道。”
Another quote that struck me:
“儒家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佛门却是‘舍吾老以及人之老’,有大感情的人事是不在意小感情的。”
这是说谭嗣同在可以不死的情况下坚决要死,为了殉道而不惜将结婚三年的妻子撒手撇下。看来那些为了道义而牺牲个人利益和别人利益的人尊崇的是佛教了?不止吧?各位看官请自由发言,助小妹打破此疑团。(拱手)
1 Comments:
我一直认为佛教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宗教。在诚心向佛的当儿,并不需要摒弃生活中的一切。对于那些抛弃妻儿的信徒,总觉得他们已变成 religious fanatics.
宗教是个敏感的话题,我对它了解不深,还是别发表太多意见。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