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Location: Stanford,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Monday, January 02, 2006

读法源寺有所感悟

“...一般佛教徒理解佛经,全理解错了。佛门精神是先把自己变成虚妄,虚妄过后,一无可恋、一无可惜,然后再回过头来,把妄成真,这才是正解。从出世以 后,再回到入世,就是从‘看破红尘’以后,再回到红尘,这时候,这种境界的人,真所谓目中有身、心中无身。他努力救世,可是不在乎得失,他的进退疾徐,从 容无比,这就是真的佛、真的菩萨。”

-- 李敖《北京法源寺》

这段话是谭嗣同跟梁启超辩论佛法的真正意义时说的。那时候 中国内忧外患,想要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用积极的态度解释宗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开始我觉得,如 果不计较得失地救世就成了佛的话,像谭嗣同、梁启超这些热血沸腾、肯为理想拼搏的青年对物质和思想的奉献都不吝惜,他们难道都成了佛了?那也不对啊。还没 经过出世这个步骤呢。后来我又想了想,觉得用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合适的:年纪轻的时候比较容易不计得失,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输得起。到了中年时期,生活方 式复杂化,所做的每件事利害关系盘根错节、牵扯不清。如果那个时候可以“看破红尘”,摒弃一切对私利的顾虑,那就算出了世了。然后再积极但“潇洒”地“回向”济世,那才算成佛。

这 种佛教的解释感觉上跟RZ的那种相去不远,属于积极入世的那种,而不是入定打坐的那种,而且普通人也可以做一下佛爷爷。现在身处太平盛世,一定要找个世 来济一济、找群人来救一救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要是放眼全世界需要救济的群体多得很;但是要具体找一些事情做时比起当时就缺乏一种国将坡、家将忘的急迫感。 知识分子如果一定要 complain 国家治理得不够好,就不妨采取上述积极型佛教的态度,每天做一些小小的好事也可以怡然自得。热心的仍可以热心,但该淡薄的如私心就最好淡薄。除此之外其他 态度都不能避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嫌。

2 Comments:

Blogger Yifan said...

原来看破红尘并不是离开,逃避,或摒弃红尘。我的确是理解错了。

有时候想,僧人总说要解救世人,但他们已世隔绝,又怎能救什么人呢?

8:18 AM  
Blogger Azzurra said...

That's what I was trying to say (maybe I didn't make it clear? >_<): being a monk wouldn't save the world; it's just a process for you to discard all selfish thoughts and desires; then need to turn back into the 红尘 and help people in an entirely selfless way.

5:21 PM  

Post a Comment

<< Home